星期二, 十二月 26, 2006

巴黎游图片:凯旋门-香榭丽舍大街-协和广场-杜乐丽花园-小凯旋门

这是我第二次去巴黎了,2004年还去过一次。记得上次到了巴黎后去的第一站便是凯旋门,然后穿过香榭丽舍大街,走到协和广场。这次也一样,因为它实在是一条接触巴黎的入门路线。不过上次去巴黎实在匆忙,也没有做什么功课,压根儿就不知道协和广场后面就是杜乐丽花园,穿过花园就能够到达卢浮宫。

路线具体是(自西向东):凯旋门-香榭丽舍大街-协和广场-杜乐丽花园-小凯旋门-卢浮宫。

 

巴黎凯旋门始建于1806年2月,是由拿破仑一世下令夏尔格兰负责动工兴建的。工程曾一度受拿破仑帝国的灭亡及旧君主制恢复的影响而暂时停工,1836年7月30日,重新开工11年后的凯旋门终于建成,路易—菲利甫(路易十八)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。凯旋门上的雄伟雕刻是不能错过的欣赏重点,内容多在描绘拿破仑帝国出征胜利事迹,正面右边是路德(Francois Rude)所雕的「马赛曲」,刻划人民出征捍卫国家的壮烈,所有帝国军队将领的名字都刻在拱门内墙上。 凯旋门所在的戴高乐广场是巴黎12条大道的交叉衢口,这些大道部份就是以法国知名将领命名。如果要了望整个巴黎市区,可以先搭乘电梯到拿破仑博物馆,再续往凯旋门顶楼,一面可以经香榭大道望至罗浮宫方向,另一边可以远眺拉德方斯凯旋门。 凯旋门内的无名战士墓,埋葬了一位一次大战的无名法国士兵,1921年至今,纪念火焰和鲜花花束从未中断。  

登上从凯旋门,往西望去,能够看见巴黎的新区拉德方斯以及拉德方斯的标志性建筑-新凯旋门。

从凯旋门往下望去,周围的12条大道一览无遗。

往东望去,这条就是著名的香榭丽舍大道了。远处是协和广场,隐约能够看见协和广场的方尖碑和摩天轮。

凯旋门下的无名战士墓。

 

香榭丽舍大街很长,走过繁华的商业地段,便是颇为宁静的林荫道了,只是现在是冬天,要是夏天,应该更漂亮吧。 

再往前走,我们便能看见协和广场了。

 

协和广场(Place de la Concorde),法国巴黎市中心的一个大广场,面积约8.4万平方米。协和广场位于塞纳河北岸戴高乐广场与卢浮宫之间,是香榭丽舍大街的东起点。协和广场始建于1757年,1763年命名为路易十五广场,法国大革命中改名革命广场,路易十六即在此被处决。1795年改为现名。

协和广场广场呈八角形,中央骄傲地矗立着有三千三百年历史的埃及方尖碑,它是由埃及总督赠送给查理五世的。方尖碑高二十三米,重二百三十吨,塔身是由整块的粉红色花岗岩雕出来的,上面刻满了埃及象形文字,主要内容是赞颂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丰功伟绩。方尖碑的底座基石上记载着将之运到这里和树立起来的艰难过程。

广场周围由雕塑和喷泉环绕,另有8座雕像,代表法国8座主要城市。

因为是新年的缘故吧,广场上还放置了了一个巨大的摩天轮,游客可以坐上去浏览广场的全貌。  

 

协和广场的后面便是杜乐丽花园了。

杜乐丽花园原为皇后麦迪奇的私产,皇后在花园里建杜乐丽皇宫后,杜乐丽皇宫一直都是皇帝皇后的寝宫,也是皇帝大开宴席的地方,因此华丽不凡。如今它只是一个很长很大的花圃,往日的繁华已一无所有,见证了王权的殒落。

现在杜乐丽花园可见许多雕像,有「露天博物馆」之称。杜乐丽花园位于罗浮宫与协和广场之间,一边依傍塞纳河,坐在花园的大池塘边,或在露天咖啡座喝杯咖啡,是感受巴黎式悠闲的最佳体验,无怪乎被认为是巴黎最令人着迷的花园之一。  

 

穿过杜乐丽花园,便能看见小凯旋门了,而小凯旋门的那一边,就是卢浮宫。从门洞里我们已经可以看见卢浮宫前的金字塔了。

小凯旋门是拿破仑在1806至1808年之间所建,本来是杜乐丽宫的主要入口,然而法国大革命期间火烧杜乐丽宫,残留遗迹就是杜乐利花园和小凯旋门。整个小凯旋门流露强烈罗马风格,与戴高乐广场上的凯旋门一样都是以拿破仑盛世和战争为主要题材,它的两侧分别是八根科林斯石柱,门前门后有六个浮雕,门楣正中是八个拿破仑时代的士兵,门的最高处有四匹奔跑的骏马,中央是拿破仑的雕像……当然这些都是后来加上去的,当然这些也都是歌颂拿破仑的。门的顶端的四匹骏马是从意大利圣马可教堂搬来的镀金奔马。原物于回815年归还给了意大利,现在的是复制品,青铜战马旁是镀金的和平和胜利女神。

 

更多巴黎图片,请浏览:http://kuhuang.zoto.com/user/cat_summary/CAT.48

没有评论: